学术讲座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学术讲座 -> 正文

行业专家来校展开竞赛和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3-03-29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医学院 作者: 编辑:陈荣

本站综合消息:3月29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黎应邀为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开展题为“纤维地聚物材料的流变及力学特性研究”的学术报告,学院全体科研平台教师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副院长刘方主持。

李黎从纤维地聚物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流变性研究、力学性能研究、破坏特征研究、纳微观机理研究五个方面做了详细阐述,对师生关心的纤维地聚物材料的流变性、钢纤维砂浆的相对屈服应力、纤维地聚物三点弯曲断裂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学院师生就有关学科前沿问题展开交流。

3月24日晚,西京学院智媒体传播研究中心邀请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戚德祥,在西京智媒体论坛第七期“S&C刊论文大讲堂”作《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传播创新策略》学术报告。讲座中,戚德祥从中国出版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新使命新格局新趋势和创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讲解。

他首先阐述了关于“出版国际传播”的几个概念。出版的本质功能,就是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明。而出版国际传播是以出版企业为主体,出版物为载体来进行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其传播力是指一国的出版业通过开拓国际营销渠道,将其出版理念和出版物及其内容信息有效传递给其他国家市场及公众的能力和因此产生的影响力及效果。他认为,从企业的角度看来,出版国际传播力即竞争力。

谈及我国出版国际传播将要面临的两个挑战,他说:“我们离真正融入主流国际出版市场仍然有较大距离,中国出版国际传播亟需从简单的规模增长转向更高的质量效果上来”。当下,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确定性给出版国际传播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与挑战,出版国际传播应当顺应大趋势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基本方向,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型、多种媒介融合发展,以与国际相接轨,让更多的读者看到中国。

提到新使命、新格局、新趋势下如何考虑出版国际传播这件事情,戚德祥首先引用了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他认为,在国际传播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我国出版业实施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激发发展潜力。同时,互联网和新技术为出版国际传播带来更多的便利,为数字内容提供了分享传播的机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出版传媒生态基本形成,为出版国际传播打开新的空间、开创新的渠道。

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企业首先要从理念上认识到中国出版国际传播的重要性,从思路上体现出创新的必要性,才能有效地创新出版业态、传播方式和运营模式,推动出版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要做到首先根据自身的出版特色和资源优势,将出版国际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制定并完善国际化发展规划;其次将数字出版纳入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立体化出版国际传播体系;转变出版国际传播工作思路。其中,戚德祥也谈到要想做数字出版或数字出版的国际传播,必须要先做内容资源,即资源库的建设,因为现在强调内容为王,但实际上拥有了内容资源,就可以再次合理地开发出新的产品。

“深耕内容是提升价值的关键,品牌内容资源永远是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戚德祥说,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品牌,是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提高出版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前提。其中还需要强化品牌产品的精准传播,从而切实增强出版走出去的实效性。在此,戚德祥提出了出版品牌建设路径的“五化”,即精准化、差异化、本土化、数字化和体系化,并认为讲述中国故事要从“高谈阔论”向“娓娓道来”转变。

在传播渠道建设方面,需要着力解决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把突破现有的国际话语格局、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作为战略的根本依据,科学合理地进行海外战略布局;二是如何构建多主体融合的国际市场生态新体系,形成协同和放大竞争优势;三是如何对数字出版传播渠道进行系统和结构设计,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扩展市场领域。只有创建有效的外国主流社会的传播渠道,使图书进入更多国家的主流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戚德祥表示要拓展多维立体的国际传播渠道,主要厘清不同形式媒体覆盖人群的差异性、思考哪种媒体形式的出版产品的传播效果更好,以及什么方式更适合出版产品的传播这几个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新形势下传播环境、传播渠道的变化,探索构建与传播模式、出版产品、传播对象相匹配的出版国际传播网络。

最后,戚德祥谈到自己有关于出版国际传播的一些经历,他说:“无论是从什么方面来说,要真正找到我们现在的不足和症结所在,再去针对性地改变。中国出版国际传播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必须坚持去做,树立起我们中国的国际形象。”

讲座中各位参会学者积极提问,共同探讨学术问题,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戚德祥首先解答了“融合出版的同质化和差异化应如何把握”这一提问,要求不仅仅是考虑国际传播的方向,更多要关注我们产品的自身和对象上,并针对具体内容和受众等方面选择合适的融合出版方式。谈及“海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和出版所需承担的社会责任应如何取舍”的问题,戚德祥表示首先要坚定自己的立场,把握好一条红线,可以多关注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话题,比如环保、减排、扶贫和减贫等等。

传媒学院王俊荣教授对戚德祥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认为对学者撰写论文有很大的启示,对于我国新形势下出版国际传播工作有很强指导性,既远瞩又贴近实际。

7331D

3月22日下午,机械工程学院特邀课之一(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联合创始人滕进涛、可可智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倪莉萍为师生作了一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指导讲座。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毅、教研科科长梁庆军、项目指导教师及备赛学生共20余人参加讲座。

会上,张瑛同学代表项目团队进行了路演汇报,两位专家从多个维度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滕进涛从赛事回顾、规则解读、项目梳理、资料准备等四个方面做了讲解,结合丰富的项目指导经验给出了撰写商业计划书、制作路演PPT的建议性框架结构,以参赛案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计划书的撰写要求及路演PPT亮点展示。为同学们梳理了备赛方向及思路,指出了备赛过程中地注意事项。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土木工程教研室开展企业导师面向“复杂工程问题”工程实践系列讲座活动。3月16日下午,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科技与设计管理部高级经理、国家一级建造师、西安市建筑业协会危大工程专家库专家组成员、高级工程师李世振受邀,为土木工程学院道桥方向全体教师及2023届全体毕业生展开首场讲座。

李世振主要从桥梁工程设计、桥梁工程病害案例分享、桥梁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等四个方面开讲,结合西安昆明路综合管廊、西安北辰大道高架桥项目等大量切身参与的施工和组织管理的案例,介绍了道桥工程中的技术管理重点及行业发展前景。以管理者的身份分享了工作思路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教训,要求毕业生们一定要担当起设计者的责任感,坚持职业道德和使命感,养成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

3月8日下午,医学院邀请西安工会医院常务副院长、精神科主任王怀海教授作“心理问题早期识别”学术报告,并聘任王怀海为医学院心理疏导专家。报告会上,王怀海教授从心理健康的标准、精神疾病的概念与分类、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三方面讲解。指出心理健康是全面健康的重要部分,早期发现心理健康问题应重视心理症状,但症状是疾病的表象,不能以症状代替疾病,应由专业医师确定诊断。报告有利于教师在处理日常工作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干预。